一、科尔伯格道德困境的故事?
科尔伯格运用的一系列困境推理故事中,最典型的就是海因茨偷的故事
欧洲有一位妇女死于症。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物可以拯救她,那就是本市一位药剂师最近发明的镭。制作药物需要花费大量资金,药剂师的收费比成本高出十倍。他花了200块制作镭,但这个药他居然要价2000块。病妇的丈夫海因茨到处向熟人借,但总共只借了1000元,只够药费的一半。海因茨无奈,只能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病危了,要求药剂师便宜点卖给他,或者让他赊账。但药剂师说不,我发明这个药只是为了赚。绝望之下,海因茨撬开了商店的门,偷走了妻子的药。
讲完这个故事后,实验者向受试者提出了一系列题丈夫应该这样做吗?为什么应该这样做?为什么不应该?法官应该判他吗?为什么?等等。对于科尔伯格困境中的题,孩子们可以回“是”和“否”故事。科尔伯格真正关心的不是孩子做出哪个案,而是孩子给出的理由来证明他或她的案是正确的。因为在科尔伯格看来,孩子提出的理由,即孩子的推理路线,是建立在其内在逻辑结构的基础上的,因此可以根据孩子提出的理由来决定孩子的道德判断水平。
科尔伯格采用纵向方法,连续测量并记录了72名10-26岁男孩长达10年的道德判断。之后,研究成果推广到世界各国进行验证。最后,他于1969年提出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分为三个层次、六个阶段的理论。以下是科尔伯格对儿童道德判断各阶段的定义和特点。
二、如何评价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科尔伯格是一位优秀的心理学家,他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在道德心理学领域极具影响力。为了全面评价这一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我们首先要更全面地阐述这一理论,同时,我们首先要介绍一些有关发展心理学的框架背景知识。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以及行为如何随年龄变化的心理学领域。皮亚杰是发展心理学领域的巨人,提出了儿童认知的发展阶段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例如,0至2岁是感觉运动阶段,此时物体持久性的概念刚刚形成。正式运算阶段是在11岁之后才发展起来,此时孩子可以使用隐喻、类比进行推理。2至7岁的孩子还处于前运算阶段,无法理解液体、面积和体积守恒。7到11岁的孩子已经可以理解对象守恒,因为他们已经进入了具体运算阶段。
对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有很多批评。许多心理学家将认知发展视为一个连续体而不是阶段。一些新的实验研究还指出,支持认知发展阶段的原始实验并不完善,并且在儿童中使用的测试题和方法具有误导性。我们先来谈谈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及其批评。接下来我们重点关注“皮亚杰范式”下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与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风格相似。他们都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阶段性的进步。他的研究方法非常简单。他向不同年龄的孩子提出一些具体的情境题,让他们做出道德判断。这里仅举两个情景题作为示例。
亨氏的盗窃题一个名叫亨氏的男人需要一种药物来挽救他妻子的生命。药品的价格是成本的十倍。海因茨买不起药,只好闯入药店。偷了药。请告诉我,海因茨应该这样做吗?为什么?
弟弟提乔的父亲向乔承诺,如果乔赚够了50元,他就可以用这些去露营。但后来他改变了主意,要求乔把这50元全部给他。乔对父亲撒谎说自己只赚了10块。然后他把这10元给了父亲,并用40元去露营。乔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兄弟亚历克斯。亚历克斯应该告诉他父亲真相吗?为什么?
这些题都是两难的题,确实很难回。然而,孩子们给出的案并不是关键,而是他们陈述的理由。根据科尔伯格的研究结果,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这些题确实会有不同的案,原因也不同。一个10岁的孩子会认为他的弟弟亚历克斯应该告诉他的父亲真相,因为如果他不这样做,他的父亲就会惩罚他。但10岁的孩子们也很犹豫。他们还会说,如果他们告诉父亲,他们的兄弟乔会不高兴并会打他。但一个13岁的孩子会说,如果他告诉父亲,他的兄弟将不再信任他的兄弟。但如果你不告诉你父亲,那么你父亲就不会信任你的兄弟。
在偷窃的题上,一个13岁的孩子会说海因茨没有错。这些药太贵了,卖药的人不应该卖这么高的价格。救妻子的命比为贩赚更重要。一个16岁的孩子会说,药品销售商有权为其产品定价,亨氏的行为违反了法律。但他到底是对是错,很难说。
根据他们的发现,科尔伯格和他的同事提出了道德发展的三层次六阶段理论。
儿童的道德发展经历三个层次。1-预自定义级别。在这个层面上,孩子的道德判断是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个人利益。这个级别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自身利益为导向。会受到他人惩罚的行为是错误的,因为自身利益受到损害。比如,告诉你父亲真相是对的,你必须承认你父亲的权威。如果你不说实话,你弟弟就会受到惩罚。第二阶段的孩子意识到别人的利益,但仍然以自我为中心。比如,告诉父亲真相会损害弟弟的利益,但他会因为弟弟的利益受到损害而不高兴,会打击弟弟,所以弟弟大概不应该告诉父亲。
2-自定义级别。在这个层面上,孩子的道德判断不仅仅考虑自己,还考虑群体和人际关系。在第,孩子们认为对他人有利的行为就是好的。比如,海因茨为妻子偷药是好事,但卖药的人要价太高、太贪婪就不好了。在第四阶段,孩子们将意识到法律和秩序的重要性。他们会说,虽然偷药可以挽救妻子的生命,但偷药是法律禁止的,违法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损害。所以海因茨不应该偷药。
3-后传统水平。在这个层面上,孩子不再盲目相信法律,而是发展自己的道德原则。在第五阶段,人们将进行抽象的哲学思考。他们会认为,在理想的社会中,人们应该有基本的权利,比如生命权、自由权等,社会也必须有秩序,什么样的法律才能维持良好的秩序,什么样的法律有时是错误的。现阶段的人们会认为海因茨偷药保护了妻子的生命权,但同时也违反了法律秩序。这个阶段的孩子面临着道德与法律秩序的冲突,但他们仍然倾向于维护法律。在后六个阶段,人们成为康德、罗尔斯那样的大师,建立了普遍的道德原则。科尔伯格和他的同事发现很少有人达到这个阶段。相当多的成年人甚至还没有达到第五阶段。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对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批评。
首先,科尔伯格最早的研究是针对72个不同年龄段的男孩进行的,并没有考虑到女性。卡罗尔吉利根认为科尔伯格过于强调理性的作用。同理心这一女性更容易具备的特征在他的道德心理学研究中被忽略了。她认为女性会更加注重人际关系,避免伤害别人,对别人负责。这说明,女性的道德判断更加“关心他人”,而男性的道德判断则更加“公正”。科尔伯格的调查只针对男孩,忽略了女性群体,因此不具有代表性,解释力也有限。
除了低估性别差异之外,科尔伯格还可能低估了文化之间的文化差异。科尔伯格最初的研究是在美国芝加哥进行的,但一些心理学家在台湾、中国等地区重复研究,发现有些孩子的道德判断不能归入这六个阶段中的任何一个。
道德发展阶段论也存在一些缺陷。正如对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批评一样,一些研究似乎支持道德发展是连续的而不是阶段性的。一些心理学家也指出了科尔伯网格研究方法的一些缺陷。要知道,对方法的批评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方法错误,研究产生的数据就不能为理论提供支持,因为获取数据的方法是有缺陷的。而且,他的理论过于强调理性,而低估了情感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其研究无法解释某些文化中的道德判断,并且该理论的第三层缺乏实证研究的证据。实验方法仅是口头访谈,没有神经科学脑成像或认知实验研究的证据。他还忽视了无意识或直觉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而一些重要的研究试图表明直觉在道德判断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如果要简单评价的话,可以说,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是道德心理学领域影响较大的理论,同时也存在争议。这个理论并没有描述人类全部的道德心理,甚至还存在一些缺陷,但也不失为教科书级别的经典研究案例。
三、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的六个阶段?
Kohlberg提出的六个阶段是
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会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及其严重程度。他们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受到惩罚。他们认为受到表扬的行为是好的,受到惩罚的行为是坏的。
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此阶段儿童的道德价值来自于自身需要的满足。他们不再将规则视为绝对的、固定的,而主要根据是否符合自身利益来评价行为的好坏。
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定向阶段,又称“好孩子”定向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有以人际关系和谐为导向的个人道德观念,服从传统要求,顺应大家的意见,寻求大家的励和认可。
第四阶段遵守法规、秩序导向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的道德观念是以服从权威为导向的。他们遵守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权威,用法律观念判断是非,认识法律、理解法律。人们相信规范和法律维持着社会秩序。因此,应该按照权威和相关规范行事。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这个级别的人相信法律和规范是经过商定的并充当社会契约。他们看重法律的有效性,相信法律可以帮助人们维护正义。但同时,人们认为合同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可以根据大多数人的要求进行更改。在强调按照合同和法律享有权利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个人义务和责任的重要性。
第六阶段原则或良心定位阶段。这是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体现为基于正义、平等和尊严等最普遍原则的思考能力。当根据自己选择的原则进行某些活动时,您相信只要动机良好,行为就是正确的。在这个阶段,他们相信人类普遍的道德高于一切。
双因素理论
二因素理论,又称“动机卫生理论”,是动机理论的代表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于1959年提出。
该理论认为,引起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动机因素,二是健康因素。只有激励因素才能给人们带来满足感,而健康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而不会带来满足感。
四、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相信什么?
科尔伯格认为,道德成熟的标志是他能够做出道德判断并制定自己的道德原则,而不是遵循周围成年人的道德判断。因此,他把道德教育的目的确定为促进道德判断力和道德思维能力的发展。
他认为,一个人的道德判断力的发展一般要经历“三个层次、六个阶段”,是一个从低到高的顺序发展过程。科尔伯格曾详细阐述了这种“三个层次、六个阶段”的道德发展过程模型,后来又做了重大修改。他将20世纪70年代末的模型概括为第一层次是前习俗层次,包括以惩罚和服从为价值取向的第一阶段和以个人功利目的和交换为价值取向的第二阶段。方向;第二层次为习惯层次,包括第三阶段,以协调人际关系为价值取向阶段,第四阶段,以维护社会秩序、履行个人义务为价值取向阶段;第三阶段是后习俗阶段,包括第五阶段,以社会契约为价值取向。价值取向阶段,第六阶段——以普遍道德原则为价值取向阶段。
五、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的国籍是什么?
劳伦斯科尔伯格出生于美国一个富有的商人家庭。他是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关注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在心理学界和教育界享有盛誉。
本文详细解了科尔伯格的题和一些科尔伯格道德困境的故事?相关的信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N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