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3月9日,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共同撰写了一项由19位学者参与的队列研究,题为《中国武汉市成人住院COVID-19患者死亡率的临床进展和危险因素回顾》,发表了研究论文。”,我们回顾性分析了COVID-19流行早期成人患者临床病程中与死亡和病传播相关的危险因素。
本文作者团队是来自北京和武汉的医疗团队,包括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协和医院、武汉肺科医院、武汉金银潭医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院长晁斌、金银潭医院结核科主任陈华。
在这项回顾性多中心队列研究中,作者收集了电子人口统计、临床和治疗数据,以确定金银潭医院和武汉肺科医院住院且在2020年1月31日之前出院或死亡的所有经实验室确诊的COVID-19患者。被识别出来。对从医疗记录中提取的实验室数据、病RNA检测的系列样本以及幸存者和非幸存者之间的差异进行了比较。
利用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方法,作者认为年龄较大、序贯器官衰竭评分较高以及血液D-二聚体水平超过1g/L可能是成年COVID-19患者的潜在危险因素。预后不好。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还发现确诊患者体内携带新冠病的时间较长,即病传播的时间延长,这是隔离感染患者并采取药物的理论依据。提供。未来的抗病干预措施。
该研究纳入了191名患者,其中137人出院,54人在医院死亡。
其中91名患者患有合并症,其中高血压最常见,其次是糖尿病和冠心病。
3月3日早些时候,《柳叶刀》预印版发表了一项研究结果,该研究调查了与包括武汉协和医院在内的团队死亡风险相关的几个因素。该研究还发现,年龄较大且有更多潜在健康题的患者死亡率更高。
首批成年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目前的研究重点是2019年12月29日至2020年1月31日期间死亡或出院的患者。截至2月1日,武汉市转运COVID-19患者的定点医院为金银潭医院和武汉肺科医院,因此本研究纳入了所有因COVID-19住院的成年患者,并在疾病早期显示出明确的结果。
由于电子病历中2020年1月11日之前无法获得COVID-19RNA检测结果,因此本研究并未纳入武汉市首次诊断为COVID-19的全部41名患者,仅纳入了其中29名患者。
为了探索与院内死亡率相关的危险因素,研究人员使用了单变量和多变量逻辑回归模型。考虑到样本中的死亡总数为54例,为避免模型过度拟合,作者根据既往研究结果和临床局限性选择了5个变量进行多变量分析。
这五个变量是血液淋巴细胞计数、D-二聚体、SOFA评分、冠心病和年龄。
图片说明参与研究的患者的五个变量和性别统计
研究结果显示,191名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6岁(18-87岁),大多数患者为男性。
近一半的患者患有合并症,死亡患者中多达67%患有合并症。
住院时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烧、咳嗽、咳痰和疲劳。77名患者出现淋巴细胞减少。181名患者接受抗生素治疗,41名患者接受抗病治疗。
死亡患者和幸存者之间全身性皮质类固醇和静脉注射免疫蛋白的使用情况存在显着差异,死亡组中使用静脉注射免疫蛋白的患者人数为36例,远高于幸存者。
从发病到出院的中位时间为22天,从发病到死亡的中位时间为185天。
在该研究的所有患者中,有32人需要有创机械通气,其中31人死亡。从发病到有创机械通气的中位时间为145天。
三名患者使用了体外膜肺氧合,但三人均死亡。死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幸存者,其中脓症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其次是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力衰竭和感染性休克。
死亡患者中有一半出现继发感染,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32名患者中有10名出现呼吸机相关肺炎。
在单变量分析中,糖尿病或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院内死亡率较高。
说明文字与院内死亡率相关的危险因素,OR是定义的比值比,UnivariableOR是单变量OR,MultivariableOR是多变量OR。OR越大,该项目与疾病之间的关联性越大。
研究人员发现,年龄、淋巴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以及丙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D-二聚体、血清铁蛋白、IL-6、凝血酶原时间、肌酐和降钙素的增加。这是相关的。患者死亡。
与非幸存者相比,幸存者的基线淋巴细胞计数显着较高,淋巴细胞计数在发病后7天最低,并在住院期间有所改善,而在非幸存者中,观察到淋巴细胞计数严重下降直至死亡。
年龄、败血症和心肌损伤
研究人员指出,此前曾有报道称年龄是SARS和MERS死亡率的重要独立预测因素。目前的研究发现,COVID-19患者年龄的增加与死亡率相关。
作者认为,人类T细胞和B细胞功能的年龄依赖性缺陷以及随着年龄的增长2型细胞因子的过度产生可能导致病复制调节不足和促炎症反应延长,从而导致负面结果。
作者表示,SOFA评分是脓症和感染性休克的良好诊断指标,反映了多器官功能障碍的状态和程度。虽然细菌感染通常被认为是脓症的主要原因,但病感染也可引起脓症综合征。
此前,研究人员发现,近40%的成年人因病感染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而患上败血症。
然而,在这项研究中,超过一半的患者患有败血症。作者还发现超过70%的患者白细胞计数低于100
脓症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可能直接因COVID-19感染而发生,但作者表示,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阐明COVID-19脓症的发病机制。
说明文字死亡患者和幸存者的淋巴细胞和D-二聚体水平比较。
与幸存者相比,死亡患者的D-二聚体、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血清铁蛋白、乳酸脱氢酶和IL-6水平显着升高,并且随着疾病的进展而逐渐升高。
人体血液中D-二聚体的正常定量量一般小于200g/L。D-二聚体升高可能由心肌梗塞、脑梗塞、肺栓塞、静脉血栓、感染和组织坏死引起。
大约90%因肺炎住院的患者凝血功能增加,其特征是D-二聚体浓度升高。在这项研究中,作者发现D-二聚体水平高于1g/L与COVID-19的致命结果相关。
据报道,在急诊科就诊的感染或脓症患者中,高水平的D-二聚体与28天死亡率相关。
贡献机制包括全身促炎细胞因子反应,它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介质。这通过局部炎症直接导致斑块破裂,诱发促凝血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最终导致缺血和血栓形成。
肺炎患者常见心脏并发症。就新冠病而言,由于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在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因此已经证明,至少在理论上,感染新冠病可以直接导致心脏损伤。
尽管尚未报道具体的病检测研究,但值得注意的是,一项研究报告死于COVID-19的患者的心脏组织中存在间质单核炎症浸润。
“排期”平均为20天,最长可达37天。
研究发现,幸存者的“排期”中位数为20天,但在死亡患者中,他们继续传播病直至死亡。幸存者中,戒期最短为8天,最长为37天。
说明文字死亡和存活的住院患者中COVID-19发病后的主要症状、结果和戒期
在接受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并出院的29名患者中,从发病到开始抗病治疗的中位时间为14天,中位出院时间为22天。
探索病脱落的持续时间对于指导患者隔离政策和抗病治疗持续时间至关重要。研究人员表示,严重流感病感染中病长时间的排出与致命的结果有关,而快速、长期的抗病治疗可能会缩短病排出的时间。
同样,有效的抗病治疗可能会改善COVID-19的结果,但在当前的研究中,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后没有观察到排期缩短。
在观察疾病的严重程度时,作者发现重症患者的平均戒期为19天,重症患者的平均戒期为24天。
所有患者从发病到脓症的平均时间为9天,到ARDS发病的时间约为12天,随后出现急性心脏损伤、急性肾损伤和继发感染。
文章关于为什么新冠会引起脑梗死,和一些关于脑梗死为什么会引起偏瘫讲解完毕,希望对各位网友有帮助。
N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