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总编辑周尚坛、见习编辑于俊毅
转眼已是2022年初夏,各大券商已全面开始2023届毕业生实习招聘计划。在近期的人才大战中,券商尤其注重“求新”。一家研究机构表示,将对证券公司实习生的薪酬制定新标准。
然而,在就业过程中,虚假招聘、“带薪推荐”、“冒充研究员招聘实习生”等令人瞠目结舌的操作却接二连三地发生。目前已有四家券商做出回应。
字典中的“锁定”
2023年优秀人才
据《证券日报》主编不完全统计,已有20余家券商在微信公众号推出2023年实习招聘计划。其中,早在今年3月,就有头部券商开始招聘2023年暑期实习生,有的券商甚至“固定”了2024年的优秀人才。目前,券商正在加大校园招聘力度,旗下各基金、期货、资管公司等也在提供实习机会。
纵观今年暑期证券公司的实习,涵盖了各个业务领域。其中,券商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并未减少。除了前期批量招聘2023级科技人才外,龙头券商还将开展2022级定期补充招聘和日常项目实习生招聘。
方垦人才金融科技业务合伙人蔡文杰在接受《证券日报》编辑采访时表示,“金融科技领域领先券商的发展路径主要体现出以下趋势发展定位更加明确,方向更加明确”。近年来,不少券商已将金融科技纳入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核心竞争力,领先券商也在加大金融科技领域的人才引进和资本投入。
除了科技人才外,各大证券研究机构也在稳步招募新鲜血液。某证券研究所在今年的2023年暑期实习计划中提出了具有较高市场吸引力的薪酬方案,大幅超出市场标准,奠定了新的基础。它为证券公司实习生的待遇设立了新标准。
据小编了解,根据以往的经验,在校生应该尽力争取到券商的实习机会。每年,证券公司内部招聘名额都会从上一年度的优秀实习生中选拔,部分实习生不再需要参与内部招聘申请流程。同时,在实习期间,证券公司将为实习生提供项目实践、高级导师、业务培训、职业指导等培训计划。
虚假招聘、付费推荐等
混乱仍在继续
今年新生就业形势惨淡,一些求职者显得有些焦虑。近日,著名博主大力乳山曝光了一起在社交上冒用经纪人或员工名义发布虚假实习机会、“付费推荐”,甚至“实习生冒充研究员招聘实习生”的令人发指的案例。
随后,中金公司、广发证券、开元证券、国信证券等四家券商公开回应了招聘题。其中,国信证券发现有外部人士冒充该公司经济研究所分析师聘用实习生。主要迹象是,该员工冒充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分析师,通过微信发布招聘信息。电话面试后,他告诉另一名学生,他已被录取为全职实习生,如果实习至少6个月,他就可以留住另一名学生。通过微信创建公司实习合同和其他文件,使其看起来真实。
对此,北京京西律师事务所律师孟波在接受《证券日报》主编采访时表示,“从民事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冒充正规公司,以金融公司名义招聘实习生的行为。”雇员。”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当事人以欺诈手段,使另一方当事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被的一方有权提出索赔。在刑事领域,“行为人以捏造事实、隐瞒真相为目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涉嫌犯罪。“他应该以罪承担刑事责任。”
目前,“有偿内部推荐”现象在求职过程中仍屡禁不止。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提高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精神的通知》。依法严厉打击“黑安置”、虚假招聘、推销简历等行为,坚决控制佣金支付。实习、滥用试用期、试用期内拖欠工资等违规行为。
中金公司表示,目前市场上有不少第三方机构或个人冒用中金公司名义向求职者发布虚假信息,并以向中金公司提供面试、实习、内部机会等为借口索要相关费用。推荐等或者,您可以使用中金公司员工的姓名发布虚假实习机会。
上述券商均表示,断然拒绝任何形式的带薪实习,招聘过程中不收取任何费用,不走“保录取”等捷径。我们提供有关笔试的所有信息、各类内部招聘信息和面试等材料。
孟波告诉小编,“求职者应警惕‘有偿推荐’,通过正规的招聘渠道提交简历,不要相信来源不明的招聘信息,在求职过程中不要轻易转账。”没完没了,”他说。同时,如果您的财产或个人信息面临风险,请立即向警方报案。”
华夏律师事务所律师栾景轩也对《证券日报》主编表示,“如果有相关规定允许证券公司公开招聘过程中附条件推荐,并不违法,但如果经纪人或个人坚持认为,这并不违反法律。”如果你找到工作,你可能会触犯法律,甚至收受贿赂。”
广发证券表示,如果发现候选人寻求与此类组织或个人进行类似“背书推荐”协议或所谓“测试材料”及其他文件的交易,将对候选人的过往经历进行背景调查。公司将视情况采取取消应聘资格、招聘公告等措施,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N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