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些中学化学重要方法综合总结.和同一周期各性质的变化规律的案,不少人都是想了解的,下面就让小编来介绍吧!
重要的化学定律
1.金属活动顺序
金属活性从强到弱的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按以下顺序背诵它们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和氢、铜、汞、银和铂。
1金属位置越近,迁移率越强,越容易失去电子而成为离子,反应速度越快。
2.排列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取代酸中的氢。排列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酸中的氢并且不与酸反应。
前面的3A金属可以在盐溶液中代替后面的金属。下面的金属不与上面的金属盐溶液发生反应。
4、混合盐溶液与金属的取代反应顺序为“远在前”和“近在后”。
注意元素铁在取代反应中总是变成+2价铁离子。
2.金属+酸盐+H2
1.相同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酸按以下顺序反应释放氢气阿尔特;
当两种不同质量的酸与足够量的金属反应时,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释放出的氢气越多。
三种相同质量的相同酸与足够量的不同金属反应,释放出相同量的氢。
3、干冰不是冰,而是固态二氧化碳。
水银是水银,不是银,铅笔是石墨,不是铅,苏打灰是碳酸钠,不是碱。
4、材料检验
1酸性H+测试
方法一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试液的中,摇匀,若石蕊试液变红色,则表明存在H+。
方法2将干燥、干净的玻璃棒浸入蓝色石蕊试纸上的一滴未知液体中。当蓝色试纸变成红色时,证明H+存在。
方法三将干燥、洁净的玻璃棒浸入pH试纸上的一滴未知液体中,然后将试纸上显示的颜色与标准色卡进行比较,以确定溶液的pH是否低于100%。7、证明H+的存在。
2碱OH-测试
方法一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试液的中,摇匀,若石蕊试液变蓝色,则认为含有OH-。
方法2将干燥、干净的玻璃棒浸入红色石蕊试纸上的一滴未知液体中。当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时,证明有OH-存在。
方法三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装有少量测试溶液的中,摇匀,若酚酞溶液变红色,则认为含有OH-。
方法4将干燥、洁净的玻璃棒浸入pH试纸上的一滴未知液体中,然后将试纸上显示的颜色与标准色卡进行比较,以确定溶液的pH是否大于。7、证明OH-的存在。
3CO32-或HCO3-测试
将少量盐酸或硝酸倒入盛有少量待测物质的中,若有无色气体泄漏,则倒入盛有少量石灰水的中。当水变得混浊时,原证明测试物质中存在CO32-或HCO3-。
4铵盐NH4+
使用浓NaOH溶液产生一种气体,使潮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
5、金属+盐溶液新金属+新盐
1金属相对原子质量>利用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会更重,金属会更轻。
2当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轻,金属变重。
3金属+酸盐+H2反应后,溶液质量变重,金属变轻。
6、影响物质燃烧的因素
1氧气浓度不同,产品也不同。例如,当氧气充足时,碳产生二氧化碳,当氧气不足时,碳产生一氧化碳。
2氧气浓度不同,现象也不同。例如,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燃烧时发出蓝色火焰。
3氧气浓度不同,反应程度也不同。例如,铁可以在纯氧中燃烧,但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4、物料接触面积不同,燃烧程度也不同。例如型煤燃烧和蜂窝型煤燃烧。
7、影响物质溶出的因素
1搅拌或摇动。搅拌或摇动可以加速物质的溶解。
2加热。升高温度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3溶剂。不同物质在所选溶剂中的溶解度也不同。
8.元素周期表规则
1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相同数量的电子层。从左到右,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依次增加。
2同族元素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似。从上到下,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层数依次增加。
9.原子结构知识八种关系的确定
1由于原子中的质子数=核电荷数,因此质子数决定了原子核所带电荷数。
2元素的类型由质子数决定。
3.质子和中子的数量决定了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因为原子中的质子数+中子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4、电子的能量决定了电子运动区域与原子核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靠近原子核的电子具有较低的能量,而远离原子核的电子具有较高的能量。
5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量决定了元素的类型。因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对于金属来说=4,对于第一层来说=8。对于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2。
6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因为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3、加热固体时,必须先预热,并将口稍微向下倾斜。
4、产生的气体中难溶于水的气体可通过排水收集。
5.密度比产生的空气高的气体可以通过向上排气的方式收集。
6.密度低于产生的空气的气体可以通过向下排气的方式收集。
7、产气实验时,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管子应有一个外露的1-2ml橡胶塞,铁夹应距管口1/3。
8、使用长颈漏斗进行气体实验时,长颈漏斗的端部喷嘴必须插入液面以下。
9.每当点燃易燃气体时,必须首先检查其纯度。
10.如果实验中使用有气体,废气必须最终处理。
11使用还原性气体还原金属氧化物时,必须进行“1次、2点、3灭、4停”。
周期律是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根据其原子结构和化学性质按照特定规则的排列。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周期性变化。这是由于元素的电子壳层结构对其化学性质的影响。例如,原子半径、电子亲和力、电离能和化合价等属性显示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性变化。
这些周期性变化有助于我们了解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为化学实验和工业应用提供重要基础。
一、化学元素周期表最外层电子数的排布有什么规律?
1-顶部组数是最外层电子的数量。
2-同一时期,元素核外电子层数从左到右相同,最外层电子层数依次增加,原子半径减小。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获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能逐渐减弱,非金属性能逐渐增强。元素的最高正氧化数从左到右增加,最低负氧化数从左到右增加。
3-同一族中,从上到下,最外层电子层数相同,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原子序数增加,元素金属丰度增加,非金属-金属丰度降低。
4-化学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的化学元素列表。该列表通常是矩形的,一些元素的句点处留有空格,以便将具有相似性质的元素归为同一组,例如卤素、碱金属元素、稀有气体、放射性元素等。这将周期表的元素分为7个主族、7个副族、0族和8族。元素周期表广泛应用于化学和其他科学中,作为分析化学行为的有用框架,因为它准确地预测了各种元素的性质及其关系。
5.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于1869年发明了元素周期表。
6-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出现的顺序对元素进行编号以获得其原子序数。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有关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7-元素周期表中有118种元素。元素按相对原子质量升序排列,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按列排列。每个元素都有一个序列号,它正是该元素原子核中质子的数量。这个序列号称为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按原子序数排列,最小的元素列在最前面。表的水平行称为句点,列称为族。
8-显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列和性质是按原子序数升序排列的。9-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放在同一行,将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放在同一列。
10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和16个族。每个水平行称为一个循环,每个垂直行称为一个族。这七个周期可分为短周期、长周期和不完整周期。共有16个氏族,其中7个主氏族、7个次氏氏族、1个VIII氏族(纵3排)、1个0氏族。
1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不仅反映了该元素的原子结构,而且还显示了元素性质的梯度规律以及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其构建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被称为化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二、元素周期律中各种性质的比较?
在同一循环中,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N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