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能称为战时国家?

一、为什么不能称为战时国家?

“全时空进入战时状态”、“全部进入战时状态”、“立即进入战时状态”……近几天,“战时状态”成为高频词。原因是,由于疫情零星出现,多地相关部门发布命令,宣布进入战争状态。


“疫情是命令,防控是责任。”闻令而动,迅速行动,通过思想动员和制度安排应对疫情,当然值得赞扬。但表达要有分寸,措施出台要体现“精准”二字,具体操作要按规矩办,而不是抓眉刮须,更不能惊慌失措。


《国防法》明确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照宪法的规定,决定宣布战争状态,决定全国动员或者局部动员,行使其他权力。”宪法规定的国防领域的权力。”换句话说,不经过法律程序就不能这样做。在宣布战争状态之前,显然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准确的判断,然后再执行相关程序。


需要指出的是,针对公共卫生事件而引入的“战争状态”与法律规定的“战争状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然而,对于公众来说,他们可能无法区分两者,而且很容易误解其含义。因此,轻易称之为战时状态并不恰当。


“战时状态”一旦被滥用,不仅会误导公众,还容易制造紧张气氛,更容易带来“狼来了”效应。有网友直言“进入战时”喊得太多,会淡化人们对“战争”的认识。一旦“狼来了”,当“战争”真正到来时,他们可能会失去“战时”应有的高度。警觉。这是一个中肯的说法,应该认真对待。


因此,需要讨论的是,为什么有些地方轻易抛出“战时状态”?表面上看,这似乎与未能真正把握战时国家的定义和内涵有关。事实上,反映出有关部门缺乏全面考虑和冷静应对。面对复杂的疫情形势,我们不能止于喊口号、说狠话。事实上,如果应对有效、预防有效,就没有必要恐慌。


各地要按照中央要求,把疫情防控作为重中之重,学习掌握各项政策规定和部署要求,保持指挥系统24小时运行,实行“零报告”制度。不宣布战争状态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掉以轻心。从快速启动指挥系统到快速组织核酸检测;从准确识别关键人员并隔离管控,到加强人员、物资、技术储备……如果每个环节都抓准了,自然可以事半功倍。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地方不再提及战时状态,而是使用紧急状态。这是一个及时的修正。我们针对当前形势作出快速调整,措施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地方应急联动有机结合,进一步压实“四方责任”,最终一定能够遏制疫情反弹,迎来春天。


本篇文章介绍战时疫情应对不力,以及一些为什么不能称为战时国家?对应的知识点就解完了,希望对各位网友能有所帮助。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

No Comment

留言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感谢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