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央视主持人辞职“开会”事件引起不少网友关注。
一代又一代的人才辈出,一代又一代的大师辈出,似乎也意味着自己的青春也在渐行渐远。
恰逢“退休热”,一位在央视工作了30年的“老兵”人物再次登上了荧幕前。熟悉的画面仿佛把观众带回到了童年,引起了观众的轰动。一股怀旧之情。
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我感觉自己回到了童年。90年代,这个声音每天都跟着我!”
这位元老人物是谁呢?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他是如何陪伴观众的?
1.“兼职”也能起带头作用
他就是几十年来主持央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宋英杰,是韩国第一位气象节目主持人。
在无数观众心中,他是代表童年记忆的重要人物。
尽管了解天气的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但很多观众仍然保持着7点30分在电视机前观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宋英杰的出现,是一个时代的记忆。
以其亲切、幽默、友善的形象受到众多观众的喜爱,并成为央视天气信息传递30年的名片。
然而事实上,很少有人知道,宋英杰的专业并不是播音主持,起初她甚至还在央视兼职做“临时工”。”
也因此,宋莺歌也自嘲了一番。有一个非常严格的逻辑链条可以证明他的‘不可信’。
这样一个“不靠谱的人”到底有什么本事,能在这么多专家工作多年的央视工作呢?你是如何开始从事这个与你的专业完全无关的职业的?
20世纪80年代,韩国气象产业快速发展。
为普及天气知识,中央气象局领导决定推出电视版天气预报节目,通过电视节目传播天气信息。
1993年,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根据需要进行了改版。
通常在幕后的天气预报员必须出现在屏幕上向所有人报告。
这是一个重要的改变,也是一个新的尝试。
中央气象局需要引进一位形象好、技术扎实的专业主持人,于是年轻的宋莺歌就被推到了观众面前。
不过,宋英杰一直在中央气象台负责数值工作,大学时学的是大气动力学专业,没有主持行业的经验,也没有太大的兴趣。
领导第一次找我时,我礼貌地拒绝了,说我没有经验,没有专业知识。
但在此之前,新改版的《天气预报》节目,由于经验不足、技术落后,有一位长期担任主持人朗读剧本的节目,节目名声很差,几乎销声匿迹。
因此,节目急需一位形象好、气质佳的辅导员来肩负创新的重任。
宋英杰中文流利,形象出色,更是少有的深厚气象专业知识,真正难得的好前景。
央视并没有放弃他,多次与他沟通,说服他接受这一挑战。
“就当做兼职吧,像平常一样自己研究一下,晚上下班的时候就可以录制节目,不会影响气象站的运行。”
他们告诉宋英杰,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可以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传播给更多人,实现全民气象服务的理想。
经过再三考虑,宋莺歌同意了录音项目,开始了她的天气预报员生涯。
气象站研究员下班后还当“兼职”主持人,这似乎有点不可思议。
2、工作需要勤奋、努力。
不过,宋英歌乐并没有胆怯,在这份“兼职”中付出了很多努力,取得了扎实的成绩。
由于科技尚未发达,观众在早期天气预报节目中看到的地图和天气图像都是后期制作的,宋英杰面对的实际上是一张白板。
空荡荡的演播室里,宋莺歌拿着一根小棍子,指着空白黑板上的江山——,这个看似搞笑的场景,其实是中国著名电视节目《天气预报》的第一个录制套路。
为了确保说明书正确无误,宋英杰用一个缠着胶带的小纸管做了一个“说明书架”。
他花了一周的时间,在地图上反复描画省市名称,以尽快适应自己的“盲指”,建立地方感。
除了盲点之外,更困难的任务还包括稿件修改和口播。
《天气预报》的播出时间只有4-5分钟左右,而且每集主持人的出场时间也不长,所以看起来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任务。
但事实上,主持人的稿件必须是专业的、口语化的。要确保广播中使用的术语准确且观众可以理解,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而且当时没有提词器支持,宋英吉必须把每句话都背下来,不能出错。
宋英杰不是专业播音员,虽然她能把稿子从头到尾背下来,但面对镜头时,手心出汗,脚步踉跄,紧张得说不出话来。
周围的同事和领导都劝他像对待学生一样对待镜头,他的紧张情绪也有所缓解。
“打工”和全职工作一样辛苦,宋英杰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几次感觉自己要崩溃了。
但箭挂在弦上,必须射,我只好拼命训练。
每天下午5点40分之前,他都会收到最新的天气预报,有六七页的信息。
宋英杰必须亲自提取有效的广播信息,构造出可以在100秒内广播的语音脚本。
他修改的口播剧本简洁明了,几乎没有高级的气象术语。
他们大多使用母语,运用大量修辞手法,写作风格幽默、现实。
作为气象出身的主持人,宋英杰为何要把专业播音术语改成自己的母语?或许是因为我不会表达?
这似乎是因为他在农村长大,明白观众观看天气预报的目的不是为了丰富气象知识而是为了了解天气变化,而且因为他不懂专业术语。
对于一般观众来说,过于专业的天气信息只是听来自天上的短信。
广播中出现了“出现中度以上耀斑、M值、X值”等技术性短语,非常含糊,让观众感到困惑。
我看了天气预报,不明白楼主在说什么,这有什么意义?
因此,宋英杰总是不断修改自己的稿件,对每一份稿件都进行认真的考虑,确保它“说人类的语言”,用常人能理解的文字表达天气信息。
就这样,宋英杰亲自总结了口播剧本,站在抠图幕布前,看着镜头,继续向公众播报第二天的天气预报。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宋英杰在幕后的种种努力下,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路,形成了自己的播音风格。
他亲切自然的主持形象和活泼的演讲风格受到了很多观众的欢迎。
越来越多的观众被他的外表所打动,在看完《新源新闻》之后又开始观看《天气预报》。已经成为很多人的观看习惯。
在宋英杰的努力下,《天气预报》节目成为央视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之一。
3.强化专业知识,呈现方案
这种原本的“兼职”正式转为全职,非专业人士的宋英姬也凭借稳重、一贯的作风成为央视的知名人物。三十年了。
30年来,直播间因技术升级而不断更新。
然而,宋英杰的身影一直都在,他似乎成为了中国气象发展的见证者,每年都带领全国观众谈论“天空”。
生活中遇到起起落落是很常见的。宋英杰对工作认真负责,但在她多年的主持生涯中,事情并不总是一帆风顺。
1999年12月12日,他报告天气如常。
根据气象局预报数据,宋英杰告诉观众“中国北方下雪难度较大,天气晴朗。
结果第二天一早,中国北方的人们就发现天空下起了大雪,风很大,天气极其寒冷。
于是,不少观众一致批评宋英杰“不值得信任”,甚至有人怀疑宋英杰是走后门进入央视的。
但由于气象科学本身的不确定性,天气预报难免会出现误差,谁也不能保证第二天的天气会和前一天的天气预报一模一样。
当时科技不发达,人们只能通过电视获取天气信息,对节目的依赖程度很高。如果预测不准确,人们的生活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人们就会对这个节目感到愤怒。
作为最贴近公众的主播,宋莺歌没有受到任何突然袭击,很多人质疑他的专业能力,他在观众中的声誉一度下滑,成为“最不靠谱的人”。
面对这个题,宋莺歌哭笑不得,但她并没有选择逃避。
当晚节目直播时,宋英杰真诚地向全国观众道歉,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表示歉意。
这种勇于承担责任的态度得到了观众的原谅,他的名气也随之水涨船高,受到观众的喜爱。
这次“天气事故”让宋英吉明白,无论技术多么先进,也很难通过短节目解释中国各地的天气。
他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如何在不依赖天气预报的情况下告知观众即将到来的天气。
宋永杰多年来一直研究这个题,致力于中国传统季节文化的研究,到各地调查、采集风土人情,分析大量资料,最终成功出版了《二十四个太阳》。斧头”。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基本且通俗易懂的气象原理以及中国传统季节的变化规律,可以说是他的心血之作。
4、勤奋就勤奋,机会一定会降临到有准备的人身上。
2004年全国“我最喜爱的天气主持人”评选中,宋莺歌的人气依然居高不下,被授予“天气老师”称号。
他在气象界也备受推崇,曾作为气象界第一位主持人获得金话筒。
即使走红后,他也没有变得不耐烦,仍然以轻松的心态投入到与观众的对话中,努力把最好的节目呈现给观众。
虽然宋莺歌如今已年近六十,但他依然没有放弃自己喜爱的天气预报及相关节目,依然从事着天气预报工作,可以说,他将自己的整个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气象事业。
从事天气预报节目近30年的他,不再是刚登上央视舞台时的那张年轻面孔,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睿智。
勤勤恳恳,宋英杰多年来的坚持和真诚,才成就了宋英杰今天的事业。
如果他真的以正式的方式对待这份‘兼职’,也不会将‘天气预报’做得越来越好。
如果他在受到批评时生气,不再思考改进,他就不会取得今天的名声和荣耀。
正如《天气老师》的标题所暗示的那样,生活中波折是常有的事,但只要有耐心,你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太阳。
一、央视气象男主播哪几位?
宋英杰,1965年1月15日出生于辽宁省沉阳市,毕业于北京气象学院气象动力学专业,男主持人、中国气象局顶级气象服务专家。
1988年调入中央气象台,开始天气预报工作。1993年,他作为中国第一位天气预报主持人登上电视,深受观众喜爱。2004年,在全国“我最喜欢的天气主持人”评选中获得主持人“天气老师”称号。
二、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共有多少工作人员分别是?
每个广播电台的天气预报方法不同,当然人数也不同,但基本上摄影工作涉及2至3人,即角落位置2至3人。主播有1到2个,但大部分都是1人。导演1名。一人调校。照明1-2人。个人电影和银幕特技。协调一个人。上述劳动力中,有的人可能有较少的工作,有的人可能有较多的工作,但他们默认不能拥有这些类型的工作。提示现在大多数电视台的天气预报都是录制的而不是实时的。CCTV1的天气预报全部在每天下午5:30、7:30录播。
三、天气预报城市播报顺序是按照什么定的?
央视《连播天气预报》节目开播时的顺序是,首先根据国家测绘局及其工作部门将北京定为首都,然后根据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将其他省会城市定为首都。中国气象局遵循从北到南、从西到东的原则,由国务院确定并批准。韩国气象厅是提供天气预报、气候预测、气候变化研究以及天气信息收集和分发服务的国家组织。它也是世界气象组织(WMO)的亚洲区域气象中心和核污染扩散应急中心,成立于1950年3月1日。
今天中央天气预报人的名字和天气预报好听的名字的详细内容就讲到这里了,希望本篇文章能对广大网友有所帮助。
N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