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昌生态环境题,文昌市生态环境保护局

中新网海南文昌6月28日电题海南文昌冯家湾从海洋环境“污染源”到渔业转型升级“新引擎”。


编辑海明


走进位于海南省文昌市惠门镇的冯家湾现代渔业产业园,映入眼帘的是现代化的水产养殖工厂以及工厂内现代化的水产养殖设施设备,让人们感受到了水产养殖的新气象。循环水养殖实验大楼内发现了东风螺和东方星。饲养的虾是在完全密封的工厂里养殖的,新品种的海马也在一座大楼里养殖……


冯家湾曾是全国闻名的“鱼虾谷”。然而,粗放型水产养殖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题。2017年,冯家湾地区海水养殖污染和部分地区滩涂淤积题引起了中央环保督察的关注。一方面涉及渔业企业和养殖户的利益,但另一方面,生态环境题的解决只能靠变革和升级。


文昌市副市长韩亮表示,为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市级意见和海南省推进渔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文昌市全面清理了不达标养殖场。2020年起,在汇文镇沙岗浪片区规划建设占地6428亩的冯家湾现代渔业产业园。规划打造集水产科研繁育、种苗繁育、绿色养殖、仓储物流、商业贸易、教育科普、质量检验检疫、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渔业转型升级新引擎。


据介绍,冯家湾现代渔业产业园分两期建设,一期占地1983亩,完成建设总投资23亿元。初步具备了现代育种的基本条件。园区内已建成标准化二至三层养殖厂房22座,其中5座已投入运营。共引进中国水利科学研究院、海南大学、渤海省等34家科研机构和企业。引进项目37个,投资计划超过58亿元。冯家湾195家一级生态红线养殖企业和39939亩出水口面积生态修复工作已完成。园区内原有养鱼场3500亩已拆除,土方回填已完成。园区还投资建设集中海水供应和集中污水处理项目。


目前,园区正在探索科技创新。中国水产科学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海南基地主任邹雄介绍,目前园区内正在进行三个“开放引领”项目,即东海水产轮作研究与示范。星级及无损病筛选技术、东风螺循环水生生态养殖核心技术研究与示范、海马规模化种苗繁育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东风螺和东风螺是海南的传统养殖品种,每天需要交换水体6到8次,我们正在测试这两个品种是否可以通过将养殖废水排入海中到达海岸。通过循环的形式保持公园内原有的水平也有同样的效果。


海南渤海海鲜养殖有限公司是第一家入驻冯家湾现代渔业产业园的企业,专业从事南美白对虾种质资源采集保存和良种选育。占地96亩的现代化养殖项目,实现“上层”封闭式饲养,通过技术创新享受变革升级发展的红利。


该公司项目经理何强表示,虽然现代养殖投入较高,但养殖成功率明显提高。“以前一个养殖箱养活一户人家,现在一养殖箱养活十户人家。”公司今年虾苗销售实现产值超过2600万元,三期、四期建成后,年产值可达6000万元左右。这。我们还通过建立分公司、合作社等方式扩大下游产业的产值。


“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何强表示,一方面,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在各方面为园区企业提供大力支持。公司向科技和环保发展“我们已获得超过12项专利”。


对于海南文昌生态环境题和一些关于文昌市生态环境保护局这类相关的内容,本文已作了详细的解,希望大家能喜欢!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

No Comment

留言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感谢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