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关于2021年疫情的感人文章?

一、一篇关于2021年疫情的感人文章?

2020年的春天注定是一个不寻常的春天。在这个春天,有许多情感在春风中流淌,有许多温暖的画面在人们的记忆中循环。女性并不逊色于男性,她们是抗疫战场上的急先锋,她们是新时代的“花木兰”。


屏幕一“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我好想你。”去支援前线之前,您看着孩子渴望的眼神。虽然你有些舍不得,但你充满母爱却没有流一滴眼泪。在武汉一线,为抗击新型冠状病肺炎,你们的职责就是号角,就是你们的使命。为了打赢这场抗击疫情的攻坚战,你们牺牲了家人,照顾大家,坚守岗位。你们已经奋斗了无数个日日夜夜。


画面二“只要能打赢这场攻坚战,让病人早日康复,放弃这根头发也没关系。作为一个女人,谁不珍惜自己的黑发,但为了为了更好的工作,为了更好的生活,良好的耐心服务,毅然决定忍痛剪掉了所有的头发,虽然已经秃顶了,但你却一下子成为了武汉最美丽的风景,最美丽的叛逆者。


图3穿着厚厚的防护服给经期带来很多混乱,甚至连上厕所都变成了一种奢侈。但你却尽力去忍受;当你摘下口罩和护目镜时,你总会看到脸上留下的痕迹。原本美丽的容颜,如今却多了几分沧桑。然而,即使你很累,甚至腰酸背痛,也无法阻止你绽放笑容。这笑容就像一朵盛开的花朵,让新冠病肃然起敬,让病床上的病人忘记了痛苦。


屏幕4“我儿子跟你很般配,等疫情过去了,请你留下来做我的儿媳妇。”一位从COVID-19康复的武汉阿姨握着护士小张的手,不停地说道。虽然你善意地拒绝了,但心里却突然感到额外的温暖。在日夜为COVID-19患者服务的过程中,你们与武汉人民结下了不解之缘。你成了他们的救世主。不是亲人比亲人好,这就是你们,美丽的叛逆者。


屏幕5“我非常痛苦,我真的不想接受治疗。”一位被新冠病折磨的患者这样说道。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您总是愿意让患者安心康复,配合医生治疗。在不断的安慰下,患者终于重拾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当病人带着无限感激终于战胜病魔康复出院时,你看着他走出病房的背影,脸色立刻就变了。充满了无限的喜悦。


图6“妈妈,不要抛弃我。”两岁的孩子扯着嗓子喊道。武汉,一位29岁的母亲年轻如花,却被无情的疾病夺走了她年轻的生命,只剩下一个等待喂养的孩子。作为母亲,谁不爱护自己的孩子呢?然而,为了积极响应习总书记的殷切指示,打赢这场抗击疫情的战役,你们毅然放下孩子,奔赴抗击疫情的第一线。病正在进行最坚决的战斗。“一切为了患者,一切为了患者”,这是您用生命许下的真诚誓言。


这些生动的画面在抗击疫情的前线不断闪现。这些无声的感动,总会让人沐浴在其中无限的深情。而你们只是千百万普通医务工作者,你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当祖国遇到困难时,你们总是这样无怨无悔地站起来,甚至不惜付出最宝贵的生命。


2020年的春天,注定是一个不寻常的春天。在“三八”这一天,正是因为你们的无私奉献,让祖国和人民感受到了更多的温暖。2020年春天,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将因你们的无私奉献而取得胜利。


二、抗疫故事简短吗?

第1条


他是院长,也是病人。他的名字叫张定宇。作为收治患者最多的武汉金银潭医院的院长,他的另一个身份是ALS患者。虽然行动受限,但他已经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30多天了。他每天接听数千个电话,处理无数紧急事件。他无暇照顾感染新型冠状病的妻子,始终坚守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他说“我感到很愧疚。我可能是一个好医生,但我不是一个好丈夫。我们结婚28年了,我也担心她身体上承受不了,我也担心她会受不了。”会失去她的!”一个在别人眼中是脾气暴躁的铁血男儿,害怕失去心爱之人的深情,让他的眼眶湿润了。每天睡眠时间不足两个小时的张定宇正在与病魔争取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打败时间,完成重要的事情;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让更多的病人从病中恢复过来。”“以后我就只能坐在轮椅上了,现在为什么不多做一点呢?”张院长,您无私、无私、无畏的对人民的爱,展现了您的英雄、硬汉形象。


第2章


1月29日,上海市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次我做出了决定。从年底到现在所有医生都会更换,全部换岗。我该换谁呢?换成部门里的所有员。员宣誓时不是说过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迎难而上吗?


所以我召开党组会议,说平时你们可以喊员的口号,但是这个时候,我不管你们怎么想。对不起。现在你立即走到我身边。不管你同意还是不同意,你都得上去。不管你是因为信仰心理上去那里,还是因为党的约束去那里,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你必须去那里。“一个字,满满的正能量!


一不小心成为“网红”后,不少媒体想采访张文宏,都被他拒绝了。“再多一点时间,我们或许就能多救一名病人。”


第三章


李兰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传染病专家。主要从事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擅长各类肝炎、感染性疾病、新发传染病的诊治。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她提出了一系列防控措施,为浙江战胜非典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春运高峰、武汉疫情蔓延之际,她顶住压力,多次建议“封城,保全国健康”。党中央迅速采纳了她的建议,有效遏制了病的传播。这一举措挽救了无数人的健康和生命。


73岁的李兰娟院士也自愿驻扎武汉,与武汉医护人员一起救治患者。她是一位绝对的医生。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连续七天每天只睡三个小时。她生怕转眼之间,新鲜的生命就会从她的指缝中溜走。


她走在时代前沿,率先推出阿比朵尔和达芦那韦治疗COVID-19,有效抑制了COVID-19病。为了尽快找到合适的疫苗,她带领科研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


她是我们生命的守护神。


第4章


“我们的年夜饭就是简单的盒饭,没有桌椅,只是站在一旁拿着碗蹲在角落里吃。”


1月24日除夕夜,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挖掘机工人王伟接到施工通知。那天正在下雨。他戴着厚厚的口罩,踩着泥泞的地面,像战士一样冲进了火神山医院的施工现场。


2月2日,武汉火神山医院如期交付。10天10夜,近7000人在幕后奋战。虽然高强度的劳动下,每个建设者都非常疲惫,但王伟说,每个人都很兴奋,就像“被注射了血液”。


还有一个开挖掘机的年轻人。他听说他开的挖掘机叫“蓝忘机”。通过直播成为网红后,他忍不住和小编闲聊“从现在开始,我的小孩子长大了,我一定要当爷爷了,我可以告诉我的孙子,我们做出了贡献”过去的武汉,过去的祖国!”


第五章


2月12日晚,提前下班的急诊科护士王欢欢脱下防护用品,用手轻轻揉搓自己的脸,试图缓解脸上因佩戴隔离口罩而留下的痕迹。很长时间。虽然她看上去有些疲惫,但眼神中依然透露着坚毅和坚毅。


疫情期间,王欢欢不仅承担起了自己在急诊科的护理工作,还在医院发热门诊担任专职护士。春节前,她进入发热门诊值班,整个春节假期连续十几天在一线工作,没有休息。同事关心她,说“别那么辛苦了,休息一下吧。”她笑着“没关系,我是党员,关键时候我不做谁来做?”家乡的亲戚曾她“过年你会回来吗?”她只能说,因为工作忙,可能回不来了。她不敢告诉年迈的父母,自己在“危险”的地方值班。她只忍心想念年幼的孩子,提前将他们送回了家乡。就连年夜饭,医院里也只是匆匆吃完。


王欢欢每次进入发热门诊时都穿着厚重的防护服、防护口罩和护目镜。为了减少穿脱防护用品的次数,她经常长时间不吃不喝、不上厕所,毫无怨言地工作。


由于基础扎实、功力深厚,她还承担起了发热门诊护理老师的职责,指导进入发热门诊增援的护理人员和结账处的非医护人员如何做好防护。并规范他们的工作。每天下班前,她都会抽出时间耐心指导年轻护士解决发热门诊工作中遇到的题。不仅如此,她细心发现,大部分进入发热门诊的患者都非常紧张、害怕,于是她主动与患者聊天、安慰。很多病人在她的指导下都平静下来了。每当看到患者轻松的表情,她就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白费,心里暖暖的。


在与疫情的正面对抗中,发热门诊一线医务人员是先锋。他们奋战在一线,尽心尽力,为守护人民健康贡献自己的专业力量。


第六章


李文亮,男,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人,毕业于武汉大学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生前曾任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李文亮因在2019年12月30日首次向外界发出防护警告,被称为疫情“吹哨人”。


2020年1月8日,他接诊了一名82岁的女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他说“我们平时接触病人时,不会采取特殊防护。病人来的时候没有发烧,所以我粗心了。然而,第二天,也就是9号,她就发烧了。”她的CT扫描完成后,我高度怀疑她患有病性肺炎,因为CT显示她的症状是“双肺毛玻璃样病变”,这是病性肺炎的表现。而且,常见的病感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等已排除。不过,由于医院没有检测确诊患者的试剂盒,所以当时未能确诊她的诊断。她于1月8日住院,我于1月8日出现咳嗽症状1月10日。后来,他的病情也出现了严重症状,并住进了重症监护室。”


住院期间,他说“疫情还在蔓延,我不想当逃兵。康复后,我还是要上前线。”


三、2021年英雄励志故事?

2021年抗击疫情十大英雄有谁


1.钟南山


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系统专家,中国抗击非典的领军人物。17年前,他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


2.李兰娟


2月1日,73岁高龄的李兰娟院士主动请缨带队紧急驰援武汉。在武汉,她不顾个人安危,每天只睡三个小时,亲自诊断患者、寻找病源。


3.张继贤


她是第一个呼吁对所有患者实行“收费全收”的一线医护人员。“即使是症状较轻的患者,如果在各大医院闲逛,也可能成为流动感染源。”张继先表示,进行科学研究必须实事求是。


4.张定宇


自武汉疫情爆发以来,张定宇隐瞒了自己患有ALS绝症,对感染了COVID-19的妻子置之不理。他不忘初心,勇敢担当使命,坚守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


四、敬业奉献的先锋?

陈家军,现任嘉峪关市中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师,是嘉峪关市和甘肃省第一批奔赴武汉的医护人员之一。


陈家军行医23年。他始终坚持生命重于泰山、患者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他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关心病人。他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赢得了患者家属的信任和同行的认可。面对Covid-19疫情,陈家军主动当志愿者,成为嘉峪关市和甘肃省第一批驰援武汉的医务人员。他被选派到武汉协和医院重症病房工作。工作表现突出,多次受到患者好评。


面对走廊狭窄、担架无法使用、85岁老人生命垂危的情况,他毫不犹豫地背起190斤重的老人,将老人从医院抬了下来。五楼。当时,他的下肢刚刚出现静脉曲张。手术时不能负重。在他心里,病人的生命是第一位的。他必须争分夺秒地抢救病人的生命。


新型冠状病肺炎疫情发生后,作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医生,他在疫情防控最关键的时刻,主动照顾大家。他主动承担起责任。他义无反顾地踏上了驰援武汉的征程,成为了一名与死神争夺名誉的叛逆者。他牢记自己作为一名医生的责任。在武汉,他平均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当他穿上厚重又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时,每一个细小的动作都变得困难。他不能上厕所,不能喝水,护目镜也满了。水滴,N95口罩让他的鼻梁生疼,脸颊上留下了深深的疤痕。


对于新冠肺炎医护人员主动请缨的相关话题,本篇文章对一篇关于2021年疫情的感人文章?这样的内容已经进行了解,希望能帮助到诸位网友!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

No Comment

留言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感谢你的留言。。。